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Kaiyun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中国人的团操记忆

2024-02-14 08:14:1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中国人的团操记忆1984年的某一天,在北京曲艺团的排练室里,一个名叫马华的年轻姑娘正在排演话剧,因为剧情需要,她需要穿上鲜艳的衣服跳一段节奏感很强的舞蹈。当时的中国,人们无论在穿着还是娱乐方式上都还处于非常保守的阶段,在排练的过程中,这个姑娘深深体会到身着漂亮服装和动感节奏所带来的新鲜感。

  后来她得知,这种节奏很强的韵律动作在国外流行已久,经常跳还能有好身材,于是央求她的姐姐去美国出差时多带点录像带回来学习。很快单纯跟着跳已经满足不了这个爱美的女子,她决心放弃北京曲艺团的铁饭碗,让更多会到这种节奏感的魅力。

  虽然现在已无法考证中国第一个健身操编至何年何月,出自何人之手。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第一个依靠跳操而全国闻名的人就是马华,并且至今还没有第二个人能超越她的地位。

  1985年,中国的电视屏幕上开始播出大众健身节目,健美操、瑜伽、健美等国外流行的项目先后被引入国内,但是瑜伽太过于安静,在大规模城市化之前无法引发人们浮躁内心的共鸣;而健美,特别是女子健美又太过于强悍激进,不符合东方民族的审美。于是发源于军事训练,兴起于二战后美国的有氧健身操,伴随着快节奏的律动、夸张的造型,成为了刚刚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参与项目,还带火了全民爆款——健美裤的流行。

  在美国,有氧健身操的普及离不开简方达这位明星,她拍摄的教学片录像带,最高销量达到1700万份。一定程度上,马华仿佛是简方达的中国版本,让健身操这一健身方式风行于九十年代的中国大地。

  身为舶来品概念,二十一世纪的团操早已不仅仅是机械的踢腿和前平举,它的外延在当下扩大为融合舞蹈、搏击、单车、瑜伽普拉提、小器械训练、小团体训练等在内的所有群体训练方式。还催生出了明星教练、线上教学、课程授权、按次付费、团操工作室等商业模式,伴随着中国健身行业课程产品化、内容创新等话题,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并且还催生出了一个世纪大考验。

  1984年,在北京东城区内务部街的几间不起眼的小房子里,一个名为康华健身研究院的民办机构,成为了中国最早的面向社会开放的健身房,而年轻的马华就在其中担任兼职的团操教练,她手拿话筒不停的蹦蹦跳跳,台下是中国第一批愿意为健身付费的客户。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马华成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健身明星,甚至有企业愿意投资她开健身房。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过后,全民健身的风潮延续,这位女性和“全民健身强体魄,同心协力奔小康”这个颇具时代特色的标语一起,占据了一代中国人的健身记忆。

  据马华的粉丝回忆,她的课程一次可以吸引两三百人同时加入,这样的盛况放在今天也属于现象级。只要有她的课,很多人甚至会提前一个小时到操房,就为占据一个好位置,甚至还多次出现争抢前排位置的冲突。在央视的纪录片里,出了粗燥的画质和略显简陋的操房设施,当时团操爱好者的目标与诉求,和如今活跃在各大工作室的后辈们别无二致。

  “马华老师对中国健身健美运动的发展起了了不起的作用,她在教学上的努力,在媒体上的宣传,影响了一代青少年和中年人参加健身锻炼,不仅仅是广播体操和太极拳,还有一种新的方式,那就是去健身俱乐部。”对于马华的贡献,时任北京市健美委员会主任这么评价说。

  很多人回忆说,马华身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气质,自信、干练、美丽Kaiyun官方,即使到了生命最后一段时光,被繁忙的拍摄和经营事务压的心力憔悴时,只要一到台上,她就变身为星光熠熠的明星。

  好的演员在舞台上会发光,好的团操教练在操课舞台上同样会发光。在十多年后,全球最成功的团操体系推广者莱美,也精准的瞄准了这个特质,直接搭建了一个不逊于明星演唱会的巨型舞台,让爱好者变身粉丝,还顺带提升了品牌的商业价值。

  事实上,用现在的专业角度来看,马华的健身操的某些动作确会有不规范的嫌疑,在她的授课中也从来没有所谓的“专业术语”。这在当时,引发了不少正规体育院校的人士对她的质疑。但当时科班出身的教练影响力就是敌不过半路出家的马华,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那个年代里,从政府部队,到民间健身爱好者,甚至街头巷尾的大爷大妈,都认识马华。做为一名健身教练,她所获得的跨越阶层、年龄、职业的全民热度,也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健身行业人士所难以超越的高峰。

  太阳底下无新事,专业和魅力的争论至今仍在延续。正是因为这样可遇而不可求的明星特质与个人风格化的强关系,让优秀团操教练能力的培养和复制成为一个萦绕在健身行业挥之不去的难题。

  二十多年前的中国,虽然健身产业并不发达,但健身文化并不沙漠。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一本《健与美》杂志可以发行量过百万。1998年,一个团操教练可以跟最火的演艺明星一同登上春晚舞台,马华做到了,也将业界对她的记忆定格在了这最美好的瞬间。

  根据曾和马华在一起共事,日后变身俱乐部运营导师的透露,在98年春晚的录制里,还有个不大不小的风波,原本是马华和他们几个教练单独的节目表演,在不断的修改和压缩下变成了歌舞节目中的陪衬,参演的大部分教练因为委屈都决定不再参与录制,只有马华心平气和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从当下的商业角度来看,马华朴素的践行了一套个人IP打造的全过程,通过大众传媒的包装,成为全民偶像,然后推广原创的训练体系,开设同名场馆,形成加盟模式,可谓中国最早的健身网红。

  同样,马华也是通过团操做健身俱乐部引流的第一人。 据马华俱乐部的老员工回忆到,她的俱乐部开张后,“最火爆时跳操房都装不下,大门口都有会员在跳,即使是马华去世后,生意也不差。”

  所以说健身网红做培训开场馆,这套模式一点都不新鲜。但随着2001年马华的离世,中国最早的原创团操产品化模式也戛然而止。

  更不幸的是,坊间对她逝世原因的种种负面传言,不仅让健美操这一健身概念逐渐式微,甚至有行业人士直言,刚刚起步的中国商业健身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标志性人物的离去,会延缓行业的进步,但世界始终是缓步前行的,在马华魅力的感召下,很多人选择了团操乃至健身做为职业方向。

  1999年,在马华健身俱乐部庞大的跳操大军里,一个名叫刘阳的北京姑娘也在卖力的扭动着,身材高挑的她随后考取了天津体院,并依靠不错的身体条件成为了俱乐部里一名兼职团操教练,那时候的小姑娘大概还没想到,自己与健身的不解之缘就此开启。

  在马华代表健身教练登上春晚的同一年,一位在深圳工作的女性也成功地将一个国外团操产品带入中国。她的名字叫王岚,深圳中航健身会的创始人,代理的课程产品叫LESMILLS,后来被翻译成大家耳熟能详的莱美。

  1995年,王岚短暂履职中航物业投资部门项目经理,直接参与了中航康体第一家会所福田会所的组建工作,福田会所主要是为了丰富中航技深圳企业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而设立,后来发展成为了深圳数一数二的健身美容美体连锁机构。

  1998年,中航在深圳当时的地标建筑——地王大厦开设了一家分店,还在装修时,王岚就在大楼外部设了一个宣传点,道具很简单,只有一个绿色、两个桃红色的踏板,一台跑步机,除此之外还循环播放简芳达的跳操录像,结果第一天收入就超过万元,这无疑是当时一个非常成功的预售案例。

  早年在境外的工作经历,让王岚接触到莱美体系,敏感的商业嗅觉让她意识到这个走授权路线的模式也许在国内是一个全新的机会,随后她只身去到香港经过几轮谈判,要来了中国代理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当时莱美的团操体系已发展了30年,但1995年才正式走出新西兰成为国际化产品。这种几乎是零时差的同步在20年前发生,不得不佩服当时引入者的慧眼识珠。事实也再一次告诉我们,中国健身与国外的差距从来不是硬件与产品,而在于一些看不见的地方。

  中航和莱美的联姻一直持续到2014年,在王岚的撮合下,中国本土运动品牌李宁还一度成为莱美的服饰赞助商,但从当时推出的产品图来看,李宁似乎并不走心。莱美中国成立后,带来了全球合作商锐步,李宁在健身领域短暂的尝试也宣告中止。

  虽然近几年已经逐渐被小老弟安踏超越,但李宁这个名字偶尔还是会出现在健身圈的新闻中,比如在2017年前北京奥体跑步人群中比较火热的壹季体能,就是李宁重点扶植的健身项目。还有今年刚刚拿到融资的团操工作室Shape塑健身,其创始人就是原李宁产品线的高管,可能是过去与莱美合作的那段记忆并不,在早期的宣传稿中,Shape一直标榜的是自己的拿地能力与数据化驱动的模式,但从最近他们的广告文案强调明星教练,还大举招募莱美培训师的举动看,可能还是必须得重回超级猩猩发家的老路。

  优质教练资源的培养及课程内容的持续输出,不仅是品牌成长的重要一环,也是增加用户复购率的有效手段。这个有了莱美体系的加持,中航健身会在随后几年迅速跻身于国内一线品牌之列,甚至有机会冲击上市。

  但场馆提供无差别的培训服务也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比如在2015年莱美收回代理权采取直营模式之前,有不少人甚至以为莱美在深圳开健身房。这种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误解,不禁会让其他场馆老板在人力资源的角度上产生一丝疑虑,或许这也成为莱美急于收回代理权的原因之一。但前不久,同样来自深圳的超级猩猩的创始人跳跳,特意强调了莱美与中航这段暧昧的历史,做为自己开展培训学院的解释。

  大学毕业后,刘阳回到北京做起了一名体育老师,但她始终忘不了舞台上团操教练的光彩与荣耀。2006年,她与老公杨煦共同开办了567GO培训学院,一年跑100多个城市,经过12年的耕耘,夫妻店成为了年入千万的培训品牌。

  虽然私教班也办的红红火火 ,但刘阳始终没有放弃对团操的推崇,“团体课程是最容易推进大众全民健身的核心,后来的全民广场舞其实也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促进更多人参与的内容才是最终健身行业的导向。”

  时光荏苒,马华和王岚一北一南,几乎同时开始了对团操商业化模式的探索,两者的经历也都明确地向创业后辈们昭示了,群体训练模式和优质团操IP的强大号召力。还一不小心奠定了北派强调本土原创,南派喜好引进欧美概念的创业风格。两种模式只是选择问题,并没有高下之分。

  2010年,马华最重要的健身遗产之一——马华健身俱乐部最后两家店先后关闭,与创始人一起成为了中国健身史的注脚。

  2015年,莱美在上海设立直营总部,还在中国首次举办了日后大红大紫的莱美盛典,而深陷盈利能力下降与国有资产流失传言的中航健身,却始终无法达成上市目标,最终放弃了主板上市计划。

  做自己的原创培训是一件看起来很美的事情,但莱美国际CEO Philip也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一些健身俱乐部也试图去开发自身的团操课程,但是他们一般在尝试了几年之后就会放弃。因为我们的课程确实很难复制。”

  2013年遂生健身的培训学府刚刚开张时,曾从英国引入一个名为Trainfitness的团操体系,在上海各大俱乐部巡回展示,但努力两年后便不再提起,最近几年更是通过单车合作,成为了莱美的亲密伙伴关系。

  当然也有不信邪的,比如在2017年号称要在2018年开出100家直营场馆的超级猩猩,开馆目标没达到半数,转而大力宣传起培训业务来。而从一出身就对标超级猩猩,从莱美课程代理商做起,与威尔仕在一起办公的爱动健身,在北京上海各开了一家工作室之后,也逐渐将工作的重心转移至培育团操培训IP中去。

  马华1959年11月22日出身于北京,今天恰逢她的59岁冥诞,同时也是西方的感恩节。她曾说过:“我能够改变一些人,再影响一些人,而唤起他们的健康意识,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但我们也忍不住思考,生如夏花般的她若没有离开,能将中国健身带入一个更高的高度吗?她会如何平衡团操和私教权重的配比?能顺利的将自己的成功模式复制吗?

href=""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