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Kaiyun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Kaiyun“2021中国跨国公司100大”榜单发布浙江上榜民营企业最多 疫情之下浙企如何更好“走出去”

2024-05-26 13:02:2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Kaiyun“2021中国跨国公司100大”榜单发布浙江上榜民营企业最多 疫情之下浙企如何更好“走出去”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给人的印象是中小企业众多。事实上,浙江已经培育出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跨国企业。

  不久前,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1中国跨国公司100大”榜单,11家浙江企业上榜。其中,除了浙江省能源集团以外,其他都是民营企业。由此,浙江也成为上榜民营企业最多的省份。

  榜单的背后,是浙江坚持“走出去”战略,头部企业全球配置资源,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当然,在疫情之下,浙江企业在把握新机遇加快全球布局产业链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新挑战。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逆全球化的影响,中国跨国公司2020年的海外资产有所缩水,营收、用工等也全面下降。2021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入围门槛为海外资产109.39亿元,比上年降低10.83亿元。浙江省境外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倪丽娟介绍,浙江入围企业却不减反增相较前一年的榜单,此次一举新增了4家上榜企业。

  这11家浙江企业有多牛?不仅资产多,盈利能力也不弱:这些企业在海外营业收入达4396.61亿元。倪丽娟说,100大跨国公司的评选,还基于公司拥有海外资产、海外营业收入、海外员工数量等维度,同时要求是非金融机构。其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1511.2亿元的境外营业收入进入了“中国100大”海外营业收入前10名。

  前不久,沃尔沃汽车敲钟上市。从并购之前的债台高筑,到挂牌上市进军电动车这是吉利集团在并购近11年后交出的漂亮成绩单。如今,吉利对沃尔沃的“蛇吞象”,已经成为哈佛商学院的经典案例。

  据了解,跨国指数越高,代表着企业跨国经营程度越高。按照跨国指数来看,2021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前10名的企业,有一半是浙江企业。他们分别是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居首位的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跨国指数高达76.76%。而100大的平均跨国指数仅为15.07%。这充分说明浙江企业全球布局的能力。

  通过海外投资,头部浙江制造业企业构筑起产业链闭环。宁波均胜集团早在10年前通过收购德国老牌汽车电子零部件企业普瑞,完成了其跨国并购的第一单。自此,均胜电子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几乎每年都有并购动作。目前已在德国、美国、印度、巴西等十几个国家拥有40多个研发及生产基地,实现了在智能人机界面、自动驾驶、智能车联各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

  从行业来看,浙江企业热衷于投资制造业。据统计,此次上榜的11家浙企有制造业项目68个,对外直接投资备案额达189.72亿美元,占总数的77.88%。这其中,汽车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占主导。

  10家民营企业上榜,映射了浙江民营企业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即便是在疫情之下,浙江企业海外投资动作也没有放缓。据省商务厅统计,截至2021年9月底,上榜的11家企业累计并购项目32个,并购额为117.28亿美元,占其海外投资总额近一半。

  通过全球布局,头部浙江企业已经有了健硕的“块头”此次上榜的11家浙企总共拥有海外资产4442.32亿元,海外员工数21.1万人。

  翻看“2021中国跨国公司100大”榜单会发现:10家上榜的浙江民营企业几乎都是在过去十多年里完成关键性海外投资的。

  一次载入中国汽车工业史册的跨国并购,成就了今天的吉利和沃尔沃;万向集团并购美国A123系统公司,形成浙江企业海外并购的经典案例;斥资2.2亿美元,宁波均胜投资集团在10年前完成了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最大并购案,开启了均胜围绕汽车电子产品产业链的全球布局

  就像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那几年,如今受到疫情影响,一批有品牌、有技术的国外企业也遇到了较大困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对外投资保持平稳态势,为全球经济注入活力。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1537.1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外国直接投资流出国。这其中,不少浙江民营企业表现抢眼。

  省商务厅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处处长杨颖俊告诉记者,与以前不同的是,眼下浙江企业“走出去”既面临机遇,同时也面临欧美国家对于海外投资审批趋紧的挑战。

  客观上来说,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估值便宜的并购标的公司大量涌现。根据2020年胡润发布的全球独角兽排行榜,全球已有50家企业从独角兽排行榜上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估值已跌至10亿美元以下,且多数企业被其他公司并购。

  瞅准时机,一些浙江企业开始出手。2020年12月,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了美国吸尘器第一品牌Shop-Vac,交易价格为4186万美元。这家有着百年历史的企业,在去年9月由于无法及时归还银行借款而进入资产处置程序。

  巨星科技在海外的并购动作远不止于此。今年,巨星科技以2790万欧元收购了欧洲百年气动工具品牌BeA。这个成立于1910年的欧洲气动紧固产品第一品牌,在欧洲市场的市场占有率高达22%。通过近些年的一系列并购,巨星科技从全球第五大五金工具生产企业跃升至第二位。

  在阿联酋迪拜杰布阿里自贸区,台州企业永高股份有限公司的首个境外塑料管道生产基地,已进入工程招投标阶段,计划产能2.5万吨。此前,公司以913万元收购迪拜一家管道生产企业,在原厂房的基础上继续建设生产基地。永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震宇介绍,公司在迪拜建设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塑料管材,与出口管件产生协同效应,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因素影响,国内企业对于海外目标公司的挑选更为谨慎,对海外并购、投资的风险评估也更加充分。客观上讲,经济困难时反而是浙江企业海外投资的机遇期。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浙江企业中曾涌现一波海外投资潮。

  2011年,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浙江企业力高控股有限公司,收购了世界著名箱包品牌Hedgren(海格林)。凭借其巨大的品牌影响力,这家“代工商”华丽转身成为品牌企业,销售额从每年1亿多美元提高至将近3亿美元。

  作为首批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的企业,早在2013年,青山控股集团就投资40亿美元在印尼兴建了青山工业园区。今年11月8日,法国不锈钢和镍铁巨头Eramet宣布,将引入青山控股作为合作方,重启旗下阿根廷Centenario-Ratones盐湖2.4万吨LCM电池级提锂工厂项目建设。

  今年6月,均胜电子向有关部门报备一则意大利汽车零部件公司估价5000万美元的并购案,然而目前仍无公开进展。不仅如此,据了解,已有浙江企业在海外并购项目签约后被相关国家否决。

  随着逆全球化上升,这种情况恐怕还会出现Kaiyun。这些年,欧美一些国家对海外并购审查机制越来越严格。早在疫情之前,欧美各国就加强了对外资的监管。例如,2018年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修改相关立法,2019年欧盟出台《外商直接投资条例》。受到疫情影响,各国进一步收紧了对外来投资的审查政策。

  挑战不小,但对浙江企业来说,也蕴含着更多的机遇。“浙江企业完全可以打好民营企业这张牌。”浙江省之江跨国公司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相对而言,民营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有着一定优势。该负责人举例道,当初万向集团在并购美国A123系统公司时,就给出了教科书式的举措,用“更多就业机会”和“主动规避敏感区域”的方式,赢得了美国各方的支持。

  当然,海外并购也不是浙江企业海外投资的唯一路径。相对于欧美各地严格的审查机制,浙江以开放的心态,组织了许多企业到海外进行“绿地投资”,希望能以更加本土化、更加开放的方式,打造中外企业合作共赢的局面。

  除了巨头企业布局海外,近些年越来越多中小企业也开始“抱团”出海。于是一些平台型企业应运而生。

  早在10多年前,华立集团就在泰国布局了中国首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之一的泰中罗勇工业园。如今,这里已入驻了140多家企业,带动中国对泰投资超35亿美元,园区累计实现工业总值超120亿美元,带动泰国当地超3.2万人就业。

  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告诉记者,他们希望中小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不用像他们当年一样交学费、走弯路。通过建立境外产业园,华立可以用自己20年国际化的经验帮助中小企业抱团出海。

  2020年,面对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深刻重构,华立集团成立了海外专业化运营公司,在泰国、墨西哥、北非、越南、乌兹别克斯坦、乌干达加快布局“三大三小”6个境外中国工业园平台。

  眼下,浙江正实施浙江本土民营跨国公司“丝路领航”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杨颖俊告诉记者,到2022年,在第一轮本土民营跨国公司20强基础上,浙江目标力争培育5家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全球布局力,占领价值链制高点,跨国经营指数高的领军型全球公司,同时新培育30家第二批本土民营跨国公司。

  “2021中国跨国公司100大”榜单发布,浙江上榜民营企业最多 疫情之下,浙企如何更好“走出去”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给人的印象是中小企业众多。事实上,浙江已经培育出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跨国企业。不久前,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1中国跨国公司100大”榜单,11家浙江企业上榜。其中,除了浙江省能源集团以外,其他都是民营企业。由此,浙江也成为上榜民营企业最多的省份。

  榜单的背后,是浙江坚持“走出去”战略,头部企业全球配置资源,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当然,在疫情之下,浙江企业在把握新机遇加快全球布局产业链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新挑战。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逆全球化的影响,中国跨国公司2020年的海外资产有所缩水,营收、用工等也全面下降。2021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入围门槛为海外资产109.39亿元,比上年降低10.83亿元。浙江省境外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倪丽娟介绍,浙江入围企业却不减反增相较前一年的榜单,此次一举新增了4家上榜企业。

  这11家浙江企业有多牛?不仅资产多,盈利能力也不弱:这些企业在海外营业收入达4396.61亿元。倪丽娟说,100大跨国公司的评选,还基于公司拥有海外资产、海外营业收入、海外员工数量等维度,同时要求是非金融机构。其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1511.2亿元的境外营业收入进入了“中国100大”海外营业收入前10名。

  前不久,沃尔沃汽车敲钟上市。从并购之前的债台高筑,到挂牌上市进军电动车这是吉利集团在并购近11年后交出的漂亮成绩单。如今,吉利对沃尔沃的“蛇吞象”,已经成为哈佛商学院的经典案例。

  据了解,跨国指数越高,代表着企业跨国经营程度越高。按照跨国指数来看,2021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前10名的企业,有一半是浙江企业。他们分别是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居首位的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跨国指数高达76.76%。而100大的平均跨国指数仅为15.07%。这充分说明浙江企业全球布局的能力。

  通过海外投资,头部浙江制造业企业构筑起产业链闭环。宁波均胜集团早在10年前通过收购德国老牌汽车电子零部件企业普瑞,完成了其跨国并购的第一单。自此,均胜电子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几乎每年都有并购动作。目前已在德国、美国、印度、巴西等十几个国家拥有40多个研发及生产基地,实现了在智能人机界面、自动驾驶、智能车联各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

  从行业来看,浙江企业热衷于投资制造业。据统计,此次上榜的11家浙企有制造业项目68个,对外直接投资备案额达189.72亿美元,占总数的77.88%。这其中,汽车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占主导。

  10家民营企业上榜,映射了浙江民营企业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即便是在疫情之下,浙江企业海外投资动作也没有放缓。据省商务厅统计,截至2021年9月底,上榜的11家企业累计并购项目32个,并购额为117.28亿美元,占其海外投资总额近一半。

  通过全球布局,头部浙江企业已经有了健硕的“块头”此次上榜的11家浙企总共拥有海外资产4442.32亿元,海外员工数21.1万人。

  翻看“2021中国跨国公司100大”榜单会发现:10家上榜的浙江民营企业几乎都是在过去十多年里完成关键性海外投资的。

  一次载入中国汽车工业史册的跨国并购,成就了今天的吉利和沃尔沃;万向集团并购美国A123系统公司,形成浙江企业海外并购的经典案例;斥资2.2亿美元,宁波均胜投资集团在10年前完成了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最大并购案,开启了均胜围绕汽车电子产品产业链的全球布局

  就像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那几年,如今受到疫情影响,一批有品牌、有技术的国外企业也遇到了较大困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对外投资保持平稳态势,为全球经济注入活力。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1537.1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外国直接投资流出国。这其中,不少浙江民营企业表现抢眼。

  省商务厅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处处长杨颖俊告诉记者,与以前不同的是,眼下浙江企业“走出去”既面临机遇,同时也面临欧美国家对于海外投资审批趋紧的挑战。

  客观上来说,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估值便宜的并购标的公司大量涌现。根据2020年胡润发布的全球独角兽排行榜,全球已有50家企业从独角兽排行榜上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估值已跌至10亿美元以下,且多数企业被其他公司并购。

  瞅准时机,一些浙江企业开始出手。2020年12月,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了美国吸尘器第一品牌Shop-Vac,交易价格为4186万美元。这家有着百年历史的企业,在去年9月由于无法及时归还银行借款而进入资产处置程序。

  巨星科技在海外的并购动作远不止于此。今年,巨星科技以2790万欧元收购了欧洲百年气动工具品牌BeA。这个成立于1910年的欧洲气动紧固产品第一品牌,在欧洲市场的市场占有率高达22%。通过近些年的一系列并购,巨星科技从全球第五大五金工具生产企业跃升至第二位。

  在阿联酋迪拜杰布阿里自贸区,台州企业永高股份有限公司的首个境外塑料管道生产基地,已进入工程招投标阶段,计划产能2.5万吨。此前,公司以913万元收购迪拜一家管道生产企业,在原厂房的基础上继续建设生产基地。永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震宇介绍,公司在迪拜建设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塑料管材,与出口管件产生协同效应,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因素影响,国内企业对于海外目标公司的挑选更为谨慎,对海外并购、投资的风险评估也更加充分。客观上讲,经济困难时反而是浙江企业海外投资的机遇期。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浙江企业中曾涌现一波海外投资潮。

  2011年,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浙江企业力高控股有限公司,收购了世界著名箱包品牌Hedgren(海格林)。凭借其巨大的品牌影响力,这家“代工商”华丽转身成为品牌企业,销售额从每年1亿多美元提高至将近3亿美元。

  作为首批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的企业,早在2013年,青山控股集团就投资40亿美元在印尼兴建了青山工业园区。今年11月8日,法国不锈钢和镍铁巨头Eramet宣布,将引入青山控股作为合作方,重启旗下阿根廷Centenario-Ratones盐湖2.4万吨LCM电池级提锂工厂项目建设。

  今年6月,均胜电子向有关部门报备一则意大利汽车零部件公司估价5000万美元的并购案,然而目前仍无公开进展。不仅如此,据了解,已有浙江企业在海外并购项目签约后被相关国家否决。

  随着逆全球化上升,这种情况恐怕还会出现。这些年,欧美一些国家对海外并购审查机制越来越严格。早在疫情之前,欧美各国就加强了对外资的监管。例如,2018年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修改相关立法,2019年欧盟出台《外商直接投资条例》。受到疫情影响,各国进一步收紧了对外来投资的审查政策。

  挑战不小,但对浙江企业来说,也蕴含着更多的机遇。“浙江企业完全可以打好民营企业这张牌。”浙江省之江跨国公司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相对而言,民营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有着一定优势。该负责人举例道,当初万向集团在并购美国A123系统公司时,就给出了教科书式的举措,用“更多就业机会”和“主动规避敏感区域”的方式,赢得了美国各方的支持。

  当然,海外并购也不是浙江企业海外投资的唯一路径。相对于欧美各地严格的审查机制,浙江以开放的心态,组织了许多企业到海外进行“绿地投资”,希望能以更加本土化、更加开放的方式,打造中外企业合作共赢的局面。

  除了巨头企业布局海外,近些年越来越多中小企业也开始“抱团”出海。于是一些平台型企业应运而生。

  早在10多年前,华立集团就在泰国布局了中国首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之一的泰中罗勇工业园。如今,这里已入驻了140多家企业,带动中国对泰投资超35亿美元,园区累计实现工业总值超120亿美元,带动泰国当地超3.2万人就业。

  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告诉记者,他们希望中小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不用像他们当年一样交学费、走弯路。通过建立境外产业园,华立可以用自己20年国际化的经验帮助中小企业抱团出海。

  2020年,面对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深刻重构,华立集团成立了海外专业化运营公司,在泰国、墨西哥、北非、越南、乌兹别克斯坦、乌干达加快布局“三大三小”6个境外中国工业园平台。

  眼下,浙江正实施浙江本土民营跨国公司“丝路领航”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杨颖俊告诉记者,到2022年,在第一轮本土民营跨国公司20强基础上,浙江目标力争培育5家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全球布局力,占领价值链制高点,跨国经营指数高的领军型全球公司,同时新培育30家第二批本土民营跨国公司。

href=""

搜索